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75章 (大结局) (第4/5页)
有无数小人在修缮,城市的花园、街道、剧场、宫殿以及缪斯神庙、亚历山大陵、塞拉皮斯神庙等本来十分高大的地标建筑现在却变得极小。 再往远处看,整个亚历山大外围的赛马场,绿意盎然的尼罗河三角洲和波光粼粼的大绿海尽收眼底,还能看到极远处海平面上的白帆,在罗马舰队离开后,通航的商船又开始往返此地。 刘更生和韩敢当一样,怕高。这和胆大胆小无关,而是本能,刘更生脚已经软了,只蹲在地上,一阵风吹来就哆哆嗦嗦。 倒是陈汤扶着剑昂首站立在任弘身边,随他一起看向远方。 但任弘望了很久很久,却发现。 这儿虽高,望得虽远,但还是看不到见家啊。 他看不到悬泉置烤馕的炊烟。 也看不到尚冠里里巷井然的居舍。 更看不到未央宫外,自己和前辈、兄弟袍泽们无数次出入的巍峨汉阙。 独在异乡为异客,独在异乡为异客,任弘忽然感觉很难受。 一个念头无可遏制地在他心里滋生。 任弘摸向了怀中,这是赵充国临别时送他,然后便带了十年的那枚小小赤仄钱。 “要不要回去?” …… 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蓬饵,饮菊花酒,这是汉武时代遗留的习俗,云令人长寿。 本已病入膏肓的大汉天子,今日却忽然有了精神,非要登高远望不可。 他不去帝国最高建筑朝凤阙,也不去苍龙阙、玄武阙,却偏来了十年前新修起来的未央宫西太白阙(白虎阙)。 所有人都明白,天子时日无多,可刘询明明已经通过麒麟阁论功,以及拜大司马大将军、封王这三招,将任弘推到了最高点,他任何不臣之举都会遭到世人指责,身为外诸侯,也可以永为外藩,不必回大汉来争权夺利了。 但刘询却没有因此安下心来,这几个月他试图为太子继位铺好路,又希望能活到明年,因为预定下一个年号是“太平”。 可刘询越来越觉得,自己就算活到明岁,也不好意思用这年号了。 “盖闻上古之治,君臣同心,举措曲直,各得其所。是以上下和洽,海内康平,其德弗可及已。” “朕既不明,数申诏公卿、大夫务行宽大,顺民所疾苦,将欲配三王之隆,明先帝之德也。” “今吏或以不禁奸邪为宽大,纵释有罪为不苛,或以酷恶为贤,皆失其中。奉诏宣化如此,岂不谬哉!” “方今天下少事,徭役省减,兵革不动,而民多贫,盗贼不止,其咎安在?” “上计簿,具文而已,务为欺谩,以避其课。三公不以为意,朕将何任?” 这是刘询义愤填膺失望至极的诏书,治世下的种种阴暗面和乱象让他十分不安。即便有雕版印刷之助,地方上小杜律的推行依然不易,因为天灾人祸导致的流民暴动时有发生,为了利益,卖人为奴的情况屡禁不止。 地方豪强得治,贪官污吏得查,他曾寄予厚望的佽飞军也开始堕落,这些昔日的恶少年果然不能信任么? 这天下,距离太平世尚远。 刘询不由担心,自己走后,大汉能走在正轨上,能有朝一日实现“太平”么?年轻的太子,能扛起这责任来么? 最烦躁的时候,皇帝甚至会想念辅佐自己使汉家中兴的那个人来,或许只有他能理解自己的梦想,也只有他的才干与眼界,才能在自己走后,掌好天下的舵,带领大汉驶向正确的道路。 “皇后,朕是否应该更大气些,对道远再信任些?” 夕阳快落了,刘询只感觉到有些冷,握紧了从掖庭开始,陪伴自己一生的爱妻许平君的手。 “平君,朕是否应该,召他回来托孤辅政?” …… “道远,犹豫不决的时候,就用它来做决定吧。” 这是赵充国将赤仄钱送给任弘时的笑言,但在大灯塔之上,任弘却没抛。 而是恍然有所通悟,大笑着抽剑,将这枚挂在脖子上的赤仄钱一斩为二! 然后就将两半残钱给了刘更生和陈汤二人。 “这是昔日营平景侯送我的,今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