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缓缓趣漫漫_第二章 媒人上门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章 媒人上门 (第1/2页)

    春日里的和风煦煦,照的人暖洋洋的。

    第二天,冯缓缓小姐主仆二人在上淮城的主要商业街道粗略的游览了一遍,临近晌午在酒肆简单食过饭之后便启了程回河阳。

    河阳和上淮虽同属邑州府管辖,但中间隔着连岭山脉,和一条不甚宽广的小河,名曰乔河。乔河在连岭北侧山脚下环绕而过,向东奔去,河上最窄处有石桥连接两岸,河宽处也有渡船连接两岸。

    邑州府所辖的大部分地区都在连岭山脉以南,气候温暖湿润,民生富足,其中最富庶的地方就属这紧挨着连岭的上淮,也是州府所在地。这河阳却是邑州府唯一在连岭及乔河以北的所辖地,自南而来的暖风往往被山脉所隔,不至河阳;来自北方凛冽的北风却常常无所阻碍的在河阳肆虐,使得河阳总比山南边冷那么几分,连春天都来得更晚一些。

    缓缓二人走过山路,渡船过了乔河,至家时已近日落时分,一进家门便听得家里的仆人说家中今日已有两拨客人到来,这第二位正在厅堂叙话,这本不是什么稀奇事,但听说与缓缓有关,缓缓就好奇的在里间屋里侧着耳朵听了起来。

    来者是一个上淮城来的媒婆,要说这媒婆动作可真够快的,比缓缓她们腿脚还麻利。只听得她一个劲儿的夸缓缓,什么温婉、俊俏、善女红、有文采……大体说亲的夸人的方式都差不多,只是听她说得这么详细,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相识十几年了。接着又说男方是上淮城的高门大户,家族人才辈出,门风持正,求亲的张公子虽是庶子却是本房内唯一的儿子……

    缓缓没有继续听就往自己的屋里走去。小丫鬟小玉跟着她轻轻的问:“小姐您怎么不听了?”冯缓缓回道:“每次媒婆都说得天花乱坠,最后一提到聘礼妆嫁还不都是一样没有后续了。”小丫鬟小玉急急说道“小姐你别这么说,少夫人不是还说可以将自己嫁妆中的一部分送给小姐做嫁妆么?”。

    缓缓收回脚步,转过身来,认真的对小玉说“小玉,以后切不可再提此事。嫂嫂虽然说过这话,但我若是收了嫂嫂的嫁妆,不仅父亲无光,兄长又何以面对嫂嫂及嫂嫂娘家,届时母亲在亲戚朋友邻里间都会抬不起头来,所以此事是断断不可的,记住了么?”。

    小玉听后语气中都带有一丝丝委屈“知道了。小姐你出身书香门第,聪明温婉,善女红有才华,是让人喜爱的美人。一定能说一门好亲事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小玉的小嘴儿真是越来越甜了。”缓缓轻轻的拍打着小丫鬟的肩膀继续道:“你放心,你家小姐不会消极失落的。我跟你说,这次去上淮城咱们的生意有大进展。今天逛的上淮城最热闹的街你注意到了没?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缓缓特意清清嗓子,神神秘秘的说“之前我打听到上淮城最大的胭脂铺子是张记,今日在街上一看只勉强够得上咱们河阳中等胭脂铺子的大小,可见胭脂售卖在上淮城确实还不成气候。上淮与河阳因隔着山,鲜少往来,河阳的胭脂尚未传入上淮,我这次将一批乔记的胭脂放于那怡红阁供其使用,他们若认可咱们的货,那咱们的生意就有希望。”

    冯家倾全家之力给嫂嫂裴氏家下聘礼,未给缓缓留下嫁妆,甚至连外祖家给缓缓准备的嫁妆也作为聘礼送出去了,缓缓对此其实并无异议,但也时刻思考着不能坐待别人安排,自己也得做点什么。

    河阳城虽然只是一个小城,但河阳城的胭脂却是经营有道。正所谓“失我焉支山,使我嫁妇无颜色”,胭脂早已是女子生活中重要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