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尘之外_第3章 采访受阻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章 采访受阻 (第1/2页)

    “老乡,出啥事儿了?”向北悄悄走到一个村民旁边。本以为能打探点啥,对方却左看右望,视向北如同空气。

    这大爷真是的,太伤自尊了!

    向北又问了几个村民,同样是碰壁。

    嘿,邪了门了。一大早就水逆不成?我信你个鬼!

    向北读大学时曾是体育特长生,人高马大。看来只能硬闯了,这未尝不是办法。

    刚工作时,带他的老记者就曾说过,记者要善于“突破”,这突破不单指脑子,也有体力。

    你看电视上,不管是体育赛事,还是大型新闻发布会,摄像记者摄影记者们彼此推搡,抢占有利地形,靠的就是体力。

    突破出来的稿子才有分量。为此,哪怕是挤破头皮也无所谓。

    凭借结实的身体,向北一点点挤到警戒线前。眼前的景象确实够惨:帐篷被大火烧的只剩下框架,四处散落的脸盆椅子等生活用品,都已经被大火烧成焦黑变形,帐篷周围的农田也被这场大火熏黑。看来火灾确实不小。

    因为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五六个小时,伤员早已被送到医院救治。

    向北本能地往前靠近,试图寻找更多细节。新闻稿中,对现场的细节描写必不可少。观察力是对记者的基本要求。

    但他忘了挡在身前的警戒线。

    “哎,哎,哎,怎么回事?!”一名警察一边摘下手套一边朝他喊着。

    向北并未作声。

    “说你呢。”

    “我?”

    “对。”警察指了指警戒线,“咋滴,当我是空气?”

    “没有,没有。我是没看到你。”向北回过神来。

    “还是拿我当空气!”

    “不不不,”向北伸进外套,掏出记者证。“我是北江晚报的记者,我叫向北。能不能跟您了解一下情况?”

    “抱歉,警方正在勘查现场。”对方摇了摇头,又专心投入到勘查当中。

    “你是市局的吧,我经常去市局采访,说不定咱们见过。”向北想用这种套近乎的方式博得对方好感。

    媒体圈子里有一句格言:一名合格的记者首先得是一名社会活动家。从事记者行业这些年,向北深知,采访不能光靠一纸采访函,很多时候需要凭借日常积累的人脉资源。如果实在不行,那就靠忽悠。

    对方转身要走,又转过身来,接过记者证,逐页翻看。

    “看来这一招还挺管用。”向北窃喜。

    “你有你的规矩,我们也有我们的规矩。采访要与相关部门对接。咱们相互理解相互配合。”对方虽然语气缓和不少,但还是拒绝了他。

    这人真是油盐不进,看你以后没有求我的时候!

    向北看了看他的肩章,两杠一豆,三级警督,这么一推算,他已经工作差不多十年,看样子也就是三十来岁,跟自己差不多。

    向北笑嘻嘻地解释:“报社正在对接,我想先了解一下现场情况。”

    “现场情况?喏,就是这些,你不都看到了吗?”

    “这些我都看到了,我是说有没有具体细节?”

    “没有,要不你再仔细看看?”

    “警官,你可真幽默。能否安排人介绍一些勘察的情况?”

    “抱歉,帮不了你。”对方把记者证还给他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