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导演要谢罪_009 巨鹿路 四明邨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009 巨鹿路 四明邨 (第1/2页)

    抛开工作和朋友吃吃饭聊聊天打打屁,陈一鸣也暂时松缓了一下紧绷的神经。

    作为剧组核心,他从7月中旬项目筹备开始一直连轴转,一天都没有休息过。

    多亏了有莉莉当幌子,他的“铁人”形象才没有崩。

    第二天上午9点,剧组转场到巨鹿路,迎接真正的挑战,大场面的群戏拍摄。

    兢兢业业的大壮早就召集好了一众群演,男女老少几十号人,都是从魔影厂借来的专业演员。

    很长时间以来,魔影厂都是华国最大的电影制片厂,光剥离出来支援内陆兄弟省份的“套牌”厂,就多达3个。

    巅峰时期,魔影厂可以轻松开出十几个剧组同时拍戏,幕前幕后全都不用从厂外找,可想而知养了多少人。

    改制之后,几经“瘦身”的魔影厂依旧是匹大骆驼,不算退休之后回来过戏瘾的“编外”人员,正当龄的中青年演员依旧人数众多。

    这批人才是魔影集团抗衡帝影集团的底气所在,支撑车墩影视基地的中坚力量。

    不夸张地说,没了这批人,大魔都背景的年代剧,品质会直接跌掉一到二档。

    马太子玩票触电,自家人即便再不看好也得帮帮场子。

    到场的演员们已经带好了各自的戏服,魔影厂仓库随便挑挑,符合要求的衣服满坑满谷,改尺寸的裁缝都有一个班。

    1990年代的审美土归土,那也要看谁来穿。至少以这群专业演员的气质,完全撑得起来,一点儿也不显过时老气。

    陈一鸣并没有明确规定每个出镜龙套的服装,在符合风格、契合身份的前提下,好看第一。

    反正这是一个模糊了时间的故事,电影里的龙套全都人美心善,不然怎么叫魔都观光片呢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场戏一共包括3个1分钟左右的长镜头,穿插4个中近景镜头,比起完全的一镜到底要容易一些。

    尽管如此,任务依然艰巨,因此今天全天安排的都是排练。

    其实这场戏放到车墩基地去拍更方便一些,没有普通居民打扰。

    但是陈一鸣反复权衡过后,还是决定实景拍摄。

    本来电影就是成人童话,再没了实景蕴含的那丝烟火气,那就彻底飘在天上下不来了。

    第一个场景是巨鹿路666号的四明邨,魔都新式石库门里弄的经典之作。

    前期堪景时,陈一鸣和马云腾两人跑遍了魔都现存的石库门弄堂,几经比较才选定了四明邨。

    说实话魔都保存好的弄堂不少,但适合拍电影的真不多。

    毕竟不是车墩基地的专修弄堂,会提前考虑到取景、布轨、打光等拍摄需求。

    生活中的弄堂往往通道狭窄杂物密布,光是半空中横七竖八的电线和晾衣杆,就能愁死摄影组。

    相对而言,四明邨是最合适的。

    弄堂够宽,机器轨道、人员走位都腾挪得开。

    巷道够长,镜头内容尽可以放宽了填充,撑得起长镜头。

    房子高度也合适,两侧都是两层小楼,既不会太矮破坏画面美感,也不会太高妨碍光线射入。

    更难得的是,四明邨的颜色很漂亮,格局也大气。

    红墙红瓦的外立面,整洁美观,没有一点儿逼仄的感觉。

    黑色木质的对开大门,充满了岁月的质感,古韵盎然。

    由于弄堂里有不少历史名人故居,四明邨内的“违章建筑”基本没有,乱停乱放也相对节制,这又是一个大大的加分项。

    当然,能选在这里拍电影,“博览会专供宣传片”的名头起了大作用,大壮再把魔影集团的关系一亮,当地街道和居委会自然是一路绿灯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里的剧情大概是,公主友好地告别了男主,并借走了男主所剩不多的钱,终于开始了期盼许久的“自由逛吃”之旅。

    而离开男主公寓之后,公主进入的第一个场景,就是四明邨的弄堂。

    至于为什么前一秒还在四川北路的小洋房里,下一秒就出现在几公里之外的巨鹿路巷子上。

    别问,问就是时空干涉、量子力学。

    幕后苦力们事先在巷道上贴好了各色标志。

    因为镜头重心全程跟着公主,因此红色的标志最多。

    此外则是几个与公主有接触的“大”龙套,各有各的标志,颜色全都不一样。

    拎着小菜的大娘,扛着小电驴的大叔,门口摘菜的奶奶,钓鱼归来的大爷,甩着钥匙的小学生,全都有自己的运动轨迹。

    云台架设在大门内的左侧,与巷子呈30度角,摄影组提前做过实验,摄影机的运动勉强不受影响。

    陈一鸣站在云台边缘,居高临下统揽全局。

    祥瑞则举着纸筒喇叭趴在二楼窗前,剧组在这里短租了一个套房用来更衣化妆,同时兼做茶水间。

    场记小哥举着一个大大的电子钟,上面60的数字十分醒目,这是用来给演员做提示的。

    10点整,随着祥瑞一声令下,过了上班时间恢复宁静的里弄,立刻喧闹起来。

    二十来人在巷子里各忙各的丝毫不乱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