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后记(下) (第1/3页)
“饼干!!” 炎历35年,夏天。 已经长成少年的苏炳在好友的呼喊中飞速下楼,他们这一批当初曙光城养育中心长大的孩子,相比于别的少年有一种特别的使命感。 十六岁的少年,正是爱玩的年龄,他们却将空余时间都投入到了社会调查和公益事业当中。 苏炳选的方向是三农问题。 农业、农村、农民,谓之三农,人类是离不开乡村的,哪怕文明觉悟,拥有能够夺天地之造化的城市,乡村也依旧会是社会的主体。 因为人秉天地而生,如何能舍弃地呢。 在旧时代,华夏全面推进城市化,但曾经数次的经济危机,都是农村挽救了国家,让危机得以软着陆,而且农村曾经百业兴旺,但由于财政和战略方向问题,乡镇企业被一刀切,大量企业直接关停,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,走进城市。 城市繁荣了,农村却开始空心化了。 等到醒悟过来再搞乡村振兴的时候,其实已经事倍功半,三农问题在回归之后,更是日益严重,在战争结束之前曾经达到巅峰。 时代发展越快,人们越怕被时代抛弃,自然拼了命的往城市挤。 但这是不行的。 了解过城市才会明白城市的生态有多么脆弱,不说别的,单说停水停电一两天,就是一个大麻烦,如果有十天半个月,那就全完了。 城市是需要被供养的,是无法自给自足的。 这注定它在面对战争和灾难的时候会十分脆弱,我们常说大疫止于乡村,这些都是实践检验出的真理。 当然。 科技极度发达后,城市拥有无限能源与配套循环设施,或许能够自给自足,但人生活在机械当中,离了地气,别的不说,总是更容易生病的。 我们可以看到小孩子是不喜欢穿鞋子的,特别喜欢赤脚在地上走。 这其实是种本能。 是“接地气”的本能,开春的时候,赤脚在大地上走几趟,这一年都会少生病些,自古传下来的习俗,自然有它的经验道理。 另外。 即便科技能够合成食物,但,化工厂合成出来的食物与田地里种植出来的作物,让你选择,你会吃什么呢? 所以。 人类不能离开乡村,即便是已经迈步星辰大海,也不能离开乡村。 可怎么振兴乡村,却是个问题,仅仅靠退休的老人可不够,哪怕乡村基础设施建的再好,城市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,其实也不愿意去乡村养老的。 就算愿意,也没用。 没有哪个地区,只有老人就可以繁荣起来的,有这种繁荣也是虚假的,没有生机的,想要有孩子,就必须有年轻人,而让年轻人回到乡村,必须得保证一点,那便是让他们安心,让他们打心底里觉得,哪怕回乡村了,也不会被时代所抛弃,也能生存生活。 在靖汉改制之后的十年,乡村建设是周瑞主抓的两个重点之一。 乡村要繁荣,那必须是百业繁荣,不能光让人回去种地,种一年地才几个收成,亦或者说,能种地就不错了…… 在过去,资本将种子垄断,并提供配套的种植方案。 你不听可以,但你连种子都没有,上哪去种地?化肥价格年年涨,种地不亏钱就算好的了…… 但,不种地了,耕地怎么保证? 想要将乡村振兴落到实处,就必须从实际出发,因地制宜,农村的社会调查是必不可少的,年年都要跟着做。 在高二的暑假。 苏炳跟几个朋友和同学,就参与了农村调查。 他们将前往皖南的歙县做调研,不但要采访,还要真实体验生活,吃住在农民家里,给乡村小学当义工、帮忙种田…… 一路舟车劳顿,耗费了十多个小时,终于辗转来到歙县。 他们到村委会去报到,此时村委会正在做晚饭,许多老人已经端着碗筷来到大院,等待着食堂开饭了。 在炎历二十年,帝国其实已经处于重度老龄化了,如今正好是巅峰期。 超过35%的人口已经在65岁以上了,哪怕这些年在修行和养生上有大力推动,但这种日积月累的东西,临时抱佛脚自然成果有限。 为了解决养老问题,也为了振兴乡村,靖汉最终还是决定将养老产业放在乡村。 六十多岁的农民可以下地,六十多岁的打工人估计连自理都困难,养老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