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斋:从山神开始_第六十九章 回地球了?!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六十九章 回地球了?! (第1/1页)

“白兄,我生前最后所作的一首伤情诗,乃是我平生才气之巅峰,你若无相似经历的话,虽未必能完全共鸣,但想来也会获得我绝大部分浩然正气的加持。”
    吕博渊进入到魂玉之中后,在白雨泽的心底传音道:“我现在便把这首伤情诗教与你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白雨泽点头应道。
    “伤情最是阴阳间,    蹉跎离人谁堪怜。
    (间,第四声,做间隔、隔绝之意)
    锦书仍在山盟碎,物是人非梦难圆。
    钗头凤斜血作泪,荼蘼花谢我无缘。
    长恨天不遂人愿,杜鹃相啼两相全。”
    白雨泽心中默念着吕博渊的伤情诗,    尤其是当吕博渊在他的心底跟着他一起默念时,    从对方的声音中,他更是越发听出了那种戚戚然、无限遗憾、无限悔恨的唏嘘和嗟叹。
    这一首伤情诗,如果真要细论起来,肯定不是才华横溢、才气纵横的吕状元生平写的最合辙押韵、最辞藻华丽、最引经据典、最意象深远的一首。
    但是它为什么能让吕状元在几百年前凭此一首便显露出儒仙气象?
    为什么能源源不断的产生用之不竭的浩然正气,帮助吕博渊在外围镇压魔窟数百年?
    为什么能吟诵出来,让白雨泽这种哪怕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情伤的人,也能心怀凄怆?
    究其根本,不外乎四个字——动了真情!
    诗词文章是用来做什么的?
    说白了,也不过就是抒情、言志、教化、记录等功用。
    而吕博渊这首诗,不谈志向,不求教育,也不是纪实。
    它就是一首完完全全、纯纯粹粹的抒情诗。
    它承载了吕博渊内心最为真实、最为炽烈、最为深刻的情感和情绪。
    在这一方面,吕博渊可以说是在这首伤情诗里呕心沥血、倾注了自己的一切。
    而正是这种单方面的极致,也让这首诗在吕博渊的生涯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,一举封神!
    其实白雨泽这几日静心读书,也愈发理解,为什么诗词能激发人内心的浩然正气?
    就是因为情感的共鸣,是心灵深处源源不绝的力量源泉。
    无论是细腻的情爱,还是雄壮的豪情,    亦或者是理性的分析,都有其动人的一面。
    在获得了吕博渊的传承之后,白雨泽只感觉到,随着他内心情感的共鸣,他体内的浩然正气也正在以一个极快的速度水涨船高。
    但与此同时,白雨泽能够清晰地感觉到,他四周的血雾也开始随之变得愈发躁动不安了起来!
    “白兄,我的浩然正气加持到你的身上,对于这魔窟的镇压自然就减弱了很多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