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水浒传_第15章 升官发财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5章 升官发财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15章升官发财

    这次剿灭盐匪,还让赵泓发现一门生意,也能保证曹王寨今后的生活,曹王寨原本过得是剪径劫道的无本买卖,但是赵泓发现它守着一个天然的优势,却没有利用起来。

    那就是涛雒的盐场,既然能有如此多的盐贩从这里买出私盐,必然有他的原因,这些参与贩卖私盐的唐斌最清楚。

    赵泓与唐斌一番沟通后,了解到这位冯平章冯大人原来是个罪官,被贬到涛雒,此次围剿私盐贩子,就是此人向朝廷建议的,也等于断了唐斌这些私盐贩子的财路。

    听到唐斌的解释,赵泓皱起了眉头,原本他想借着能够贩卖私盐谋取一个买卖,这样看来冯大人还是个问题呢?

    众人都把目光集中到赵泓身上,看到他皱起眉头,与他相近的段景住开口道:“哥哥,有何事犯愁?”

    这时,赵泓从怀里拿出一个纸包放在了大家面前的酒桌上。

    当他打开时,众人眼前一亮,因为这纸包内居然是雪花般的晶粒。

    朱富伸指粘了一些,放在嘴里一尝,惊呼道:“这是食盐,为何毫无苦涩之味?这不会就是近日哥哥一直闭门不出的原因吧?”

    听闻朱富之言,大家都伸手粘着尝了尝,也都惊喜连连,他们这些江湖人身上谁不放两块粗盐,方便野外吃食时使用方便,可总会有些苦涩之味存于盐粒之中,就算那最好的青盐,也会有些许苦涩味道,然而赵泓拿出的居然毫无这些异味,真的神奇。

    赵泓点头道:“曹王寨总要找个出路,既然跟着我,总不能还让弟兄们过着打家劫舍的生活。”

    唐斌闻言站起来激动的躬身一礼道:“哥哥,您费心了,我替兄弟们谢过哥哥。”

    对于一众人的称呼,赵泓听着听着也就习惯了。

    赵泓一挥手,让唐斌坐下,笑着道:“我原本想了三策,可觉得只有这一策你们占有地理优势,方便你们操作,可是有了冯平章这个变数,那还得从长计议。”

    “怕他鸟的,上次打架,禅爷就没捞着出手,不行禅爷去一刀劈了他,也省的他碍了哥哥的好事。”

    赵泓闻言哈哈一笑道:“杀了冯平章,还有李平章,这不是解决的办法。”

    说着,赵泓又从怀里拿出一个纸包,再次打开平摊在酒桌上。

    众人眼见与刚才所尝食盐一模一样雪白的结晶颗粒。

    慧能笑道:“哥哥这是何意,食盐吃多了齁人。”

    赵泓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,答道:“此物名曰雪蜜,你们尝尝如何?有了这两样东西,朱富兄弟的酒菜生意又要更上层楼了。”

    其实,这就是白糖。

    明朝《天工开物》记载,炼制蔗糖源于外番,但白糖的传统制作法却出自明代福建的黑砂糖作坊。

    据说,作坊内正在熬制黑砂糖,突然漏斗上方瓦片随着泥土落到漏斗里,清理过瓦片后,漏斗内原本该是黑色的砂糖居然分成三层,上面是雪花一样的白色,厚达一两寸,下方为红色面沙一般的,厚达四五寸,最后才是黑砂糖。

    制糖工发现后,经过推敲得出了‘黄泥水制糖法’,随后制法得以推广,华夏一跃成为制糖大国。

    众人也都伸指粘着尝了尝,一下子瞪大了双眼,糖即是必需品,可它又是奢侈品,不说古代,到六七十年代,想要吃糖都得逢年过节才能吃到,平日里很少。

    “这个东西怕是千金难买!”朱富尝过后,有些感叹的说道

    赵泓微微一笑道:“江南、广南、两浙、福建等路一带多有种植甘蔗,此乃产出黑砂糖的母料,当地黑砂糖也会便宜一些,只要缺不了黑砂糖,我们就有源源不断的雪蜜和红糖。”

    唐斌闻言越发的激动,这可都是点石成金的本领,一旦拥有谁他奶奶的还想做山贼?

    民间此时所用多为麦芽糖,蜂蜜,枣果等,黑砂糖大部分作为贡品进入开封。

    甘蔗在华夏大行其道的种植也是在宋初,黑砂糖价格大约六十文一两,麦芽糖随着粮食价格增长,也要十三文一两了,宋初粮食不紧张时麦芽糖最便宜一文一两。

    “哥哥刚才说有三策,这是第二策,还有一策是?”

    慧能问出了大多数人心中的疑问,对于赵泓这种点石成金的本领众人多了一番期待。

    赵泓闻言,犹豫了一下,然后对着朱富施了一个眼色,对方立即离开,不一会就抱着一个坛子回来了。

    刚一进屋,众人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酒气。

    “这是?”

    “哥哥,这是啥酒?”

    江湖好汉哪个不喜欢好酒、烈酒,闻到浓郁的酒味就把桌上的浮来烧弃之脑后了。

    唐斌、慧能、周崇、吴飞都瞪着双眼,开口询问。

    段景住一脸骄傲的开口道:“这是哥哥提议,我和朱富哥哥亲自做出来的‘烧刀子’,喝着酒劲真足。”

    “朱富兄弟,给俺倒上一碗。”听闻段景住已经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