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水浒传_第11章 惠感寺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1章 惠感寺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11章惠感寺

    次日五更,赵泓在县城南门整理好队伍,只见他身穿一袭亮银甲,头戴黑铁盔,这些都是临战是才发放的军械。

    步军很少有低级将领骑马,就算是都头樊令他也靠着两条腿。

    然而,赵泓座下黄骠马,手拿一杆米半的熟铜棍,净重一百二十斤,因为长度问题,再重就过于粗笨,不好掌握了。

    押正周崇穿着一身锁子甲,手拿一杆朴刀,属下二十五人,四名刀手,八名枪兵,十三名弓手。

    经过百家讲坛时,李清照夫妇居然站在门楼下向赵泓行了一礼。

    赵泓在马上抱拳还礼,这就是不需要用语言表达的惺惺相惜之情。

    出县城向东南马岐山是这次剿匪的第一站,马岐山属于五莲山脉南端,中间是由北到南横跨莒县东部且连绵起伏的龙山,给县城形成了一道阻挡黄海海风的屏障。

    此山高约六百二十米,山后有一方圆一二十里的湖泊。

    是京东西路州府贩盐的必经之地,且因山林茂密、峰峦叠嶂,官兵根本不敢进山剿匪。

    赵泓也不急躁,一路缓慢前行,一直混到日落,才正好赶到山下,让周崇带人去找惠感寺的和尚借宿。

    惠感寺始建于北宋初年,是在唐代山神庙的基础上扩建而来。

    现任主持是惠明禅师,带着六七个小和尚打理着这间寺庙。

    周崇和禅师道明来意,禅师见到公文只能大开方便之门,让赵泓等人进入。

    惠感寺不足千米,被群山环抱,在这盗匪横行之地,能够安然无恙,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。

    赵泓一行人在寺庙前院禅房刚刚安营扎寨,准备在院内生火做饭时。

    就听到院门处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。

    赵泓抬头打量了一下天色,此时夕阳西落,应该已经接近下午五六点钟了。

    一名小和尚跑向院门,大声埋怨道:“施主慢点敲门,山门坏了,夜里怎么抵挡大虫?”

    “哈哈,大虫来了,禅爷正好缺个下酒菜。”

    “啊,是师叔回来了!”

    小和尚听见声音高兴起来,奔跑的速度加快了几分。

    不一会,就带进来一位比赵泓还要高壮的大和尚。

    赵泓,站在院子的炉火旁,打量着这个和尚。

    只见穿着一身灰色戒衣,最少一米八五的身高,体重怕不得有二百三四十斤,面上横肉袒露,头戴戒箍,胸前挂着一条戒珠,由十八粒婴儿拳头大小的铁木制成,腰间左右各挂有一把镔铁戒刀。

    这个和尚也在边走边打量着赵泓一行人。

    小和尚跟在后边小声的解释着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赵泓清楚记得鲁智深此时应该在沧州附近,绝不可能来到密州,刚一见面他都要喊出鲁提辖三个字了。

    “寺门闻犬吠,惊扰夜归人,一群丘八让他们进寺庙何为?”

    赵泓虽然与大和尚隔着不近,但对方就是故意挑刺,声音故意不低。

    他闻言眼中厉芒一闪,这个家伙绝非善类,必然与官家有怨,不然岂会开口就骂人。

    小和尚听到师叔所言,吓得一个哆嗦,急忙拉着师叔快步前行。

    大和尚还不满意,一甩胳膊故意大声道:“你拉我干甚,区区一二十人有甚可吓人的,难道堪比大虫?”

    “阿弥陀佛”

    这时,中门响起一声佛号,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和尚站在台阶上喝道:“酒肉不戒,佛心可存,凶嗔不戒,佛祖难留,慧能,你虽为南寺武僧,但凶嗔之意外露,本座替师父做主,罚你苦行三载方能回山,快快去吧!”

    苦行是佛门修炼的一种方式,不言不语,用常人难以言喻的修炼磨砺自身。

    “师兄,你...”

    大和尚一脸的便秘之色,他哪受得了苦行之罪,一天缺了酒肉都不好受,何况是三年。

    越想越气,一转眼看到面露笑意的赵泓怒意升腾。

    一把抽出戒刀,就向赵泓冲去。

    呼啦...

    不要小看赵泓手下这一押士兵,虽然未经他亲自调教,但他已经把战术思想传达下去,那就是保命第一,所以众人警惕性很高。

    那十三名弓手齐刷刷挽弓搭箭瞄向大和尚慧能。

    慧能脸色一变,急忙停住前进的脚步,怒道:“狗丘八,可敢与禅爷一战。”

    赵泓一挥手,十三名弓箭手收弓落箭,但还是保持着警惕的姿态。

    “秃驴,老子是挖了你家祖坟,还是抢了你家媳妇,让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言侮辱我?”

    慧能眼中冒着怒火,狠声道:“昏君豢养馋臣狗官,我余杭径山寺院就是毁在你们这些丘八手里的。”

    赵泓有些疑惑的看了中门的老和尚,南方花石纲之祸看来已经波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