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水浒传_第3章 石头记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章 石头记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3章石头记

    当然,赵泓计划的第一本书,也不应该说是一本,他已经偷偷整理了《三字经》、《幼学琼林》、《笠翁对韵》、《增广贤文》,整合成为一套《蒙学集录》。

    轮回后,无聊时,他也只能一点点整理前世记忆,既能保留一份回忆,又能为新生创造一丝机遇。

    看了一眼,还在崇拜望着自己的段景住,开口道:“异子,哥哥有事需要兄弟你去办!”

    “哥哥,何事只管吩咐,异子刀山火海一往无前。”

    赵泓哈哈大笑道:“你常年漂泊,居无定所,可曾想要有个安家之所?”

    “那感情好,只要能待在哥哥身边,异子怎么也愿意!”

    赵泓很满意段景住的答复,点头道:“那好,哥哥有一笔买卖,想要与兄弟合作。这样你既有了安家之所,我们兄弟也能干一番事业。”

    “哥哥,一切做主。”

    得到对方肯定,赵泓这才对着段景住说出了想法,原来,此前莒县县令程万里迁任东平府郡丞,他在县郊有一农庄,做的就是印刷的买卖,对于自己有很大帮助,却是囊中羞涩,四百贯的价格,拆了赵家也拿不出来,这会天上掉下个小迷弟,还有现钱,正好一拍即合。

    其实,有人就会说,刚才段景住给钱不要,此时却又让人家投资,属于多此一举。

    其实,还真不是,人无信何能立于天地之间,白送与投资岂能混为一谈。

    段景住愣了一下,但很快反应过来,他毫不犹豫把腰间布袋放在桌上,笑道:“哥哥,做事明明白白,异子放心,这些钱财只管拿去置产。”

    这一次,赵泓没有推辞,创业总需要资金,七百多贯真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拿出来的。

    就在店家把酒菜摆上来的时候,他向店家借了笔墨纸砚。

    等段景住酒足饭饱之时,他把刚刚写好的几张纸装进信封,封面上书易安居士敬启,下表莒虞侯赵泓手书拜上。

    段景住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,对赵泓的认识又多了一分,敬佩之情更加浓烈。

    虽然他自己只是粗通文墨,但作为一个会多种语言之人,绝对不是傻蛋,眼力劲更加高人一等,看到赵泓的字迹,他自认拍马不及。

    “哥哥,可是要让异子给您送信。”

    赵泓点点头,有些难过的说道:“泓有官命在身,无法远行,此事关系你我前途,又不能假手他人,异子你受累了。”

    “哥哥,哪里话,只要有地址,异子不日就能送达。”

    “送抵青州洋溪湖畔赵宅即可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黄叶潺潺溪上流。

    湖畔秋风,

    但使人瘦。

    昨夜高阁金石欲,

    无言解君愁。

    青州洋溪湖畔,曾经风光无限的相府赵宅,今日已经门可罗雀。

    赵明诚夫妇虽然沉浸在《金石录》的创作整理中,但内心深处何不已家国情怀为重,可是奸臣贼子当道,又能耐何?

    看似风光无限好的官二代,其实比赵泓强不了哪里去,也不对人家有丰富的收藏。

    能当饭吃吗?

    不能!

    能当衣穿吗?

    不能!

    所以,坐吃山空的夫妻俩,过得着实辛苦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赵泓伸手推开木门,走进院中,残旧的院落,却清理的非常整洁,中间有一棵老梧桐和几株青壮的草木,给小院子带来一丝生机。

    也许是听到院门打开的声音,从正屋传来一个慈蔼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泓儿,你回来了?”

    伴随着声音,一名四十多岁的妇人,端着一个笸箩从屋内迎出来。

    赵泓叹了口气,如果说县令是县高官,那县丞就是妥妥的县长,堂堂一县之长的老婆,还要给人家补衣服贴补家用,这找谁说理去。

    “母亲,儿子回来了,我爹回来了吗?”

    妇人从笸箩内拿出一块布头,给儿子抽打了衣服上的尘土。

    “应该也快回来了,程大人调离,新县令未至,这段时间你爹有的忙了。”

    “也是!”

    赵泓有些躲闪妇人慈蔼的目光,再怎么说,他是半路杀出的冒牌货,虽然两个灵魂已经融合,可他还是有些许不自在。

    “大郎,你的小说还写吗?我可等着呢?”

    从偏房里走出一名二十岁上下的女子,不说多漂亮,但也不丑,与赵泓面相差不多少,还带有三分英气。

    “二姐,我哪有时间,白天要上差,晚上还有《蒙学集录》要整理,鸡鸣还要练武,睡觉的时间都少了。”

    原来这是赵泓的二姐,赵馨,二十一岁,却还未出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