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十三章 琉璃厂一(求收藏、求推荐) (第2/2页)
已经判明,十世纪左右琉璃厂一带被称作海王村。 无论是元朝还是明朝,作为首都的京城都修筑过城墙,所以至少到明朝中期,琉璃厂这个地方还属于城外,可想而知道路能有多‘宽’了~ 华夏的“城”是指将全部街巷用城墙围起来的地方。 现在的京城街区还有城里和城外之分,明朝永乐大帝从金陵迁都至京城,那时城的范围只是现在的城里。 正式迁都是在13世纪20年代,大概在百余年之后,才由于人口不断增加,原有的城里已无法容纳,于是开始改扩建城墙。 正因这次改扩建,琉璃厂终于被划进了城墙以里,算是内城的一份子了。 正如名字所表示的那样,琉璃厂是过去烧制琉璃瓦的窑厂所在地,有专家说,在这里建造窑厂是元朝世祖忽必烈在位时期,真假不得而知,对百姓来说这也不重要。 重要的是带颜色的琉璃瓦是专供朝廷使用的,民间是断然不能用的,那时候在这里建造的肯定是官窑。 明朝的永乐帝在迁都京城的那个时期,自然是琉璃瓦需求最大的时候。 当然,建造大型建筑物,自然不可能只用琉璃瓦,还有木料、砖料等等,需求量都是十分庞大,为此,明朝特别为了建都设立了五大厂。 以太庙为首的各种祭祀建筑特别需要大量的木材,负责筹措调运的便是神木厂;而一般皇宫用料由大木厂负责;砖等的烧制归黑窑厂;基础施工材料则由台基厂提供;还有烧制琉璃瓦的琉璃厂,算下来共五个大厂,琉璃厂的名字也就此传了下来。 如今的琉璃厂地处市中心,但在明朝初期它地处城外,那时候还紧邻着茂密的森林,为了就地取材嘛,自古以来都是因地制宜。 据说当年这附近还有一条河,当然,现在是看不出来,估计被填埋或者因为其它什么原因干涸了,但那个时候,西山的黏土应该就是利用这条水路运输的。 天桥附近确实被证明了过去有河川的遗迹,而天桥就在琉璃厂不远处。 古代的皇宫,其实一直在不断新建、增建、改建,紫禁城十分宏大,还有分散在各处的离宫,因此即便在皇宫建好之后,五大厂于明朝期间都没有被废除,工作从未间断。 明朝灭亡之后,李自成曾火烧紫禁城,为此清朝初期的五大厂也算是迎来了鼎盛的发展时期。 但是,庞大规模的施工一旦结束,五大厂的续存事宜对大清朝来说,就成了烫手的山芋,思来想去,便把琉璃厂转让给了民间,宫廷用的琉璃瓦只在需要时向民间采购即可,这样既造福于民,又不会成为皇室的负担。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,附近的森林早已砍伐殆尽,再加上忙碌时期,越来越多的人在琉璃厂附近生活工作,久而久之,琉璃厂迎来了城镇化,而且一发不可收拾。 但民营的窑厂想要维系下去,必然无法维持官窑的规模,规模缩小,用工人员也就少了,人少了土地就会空闲出来,负责该地区的guan员只能想方设法,把空置土地利用起来,让这块区域尽可能的繁荣起来,才是zheng绩。 那么以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来看,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招揽露天摆摊的商人,于是,琉璃厂的露天市场就这样诞生了。 当然,最开始卖货的肯定千奇百怪,什么行业都有,并没有特定在书籍、古董、文化类。 但要知道的是,官窑时代的琉璃厂,并非只烧制琉璃瓦,这里也烧制类似故宫或北海公园的“九龙壁”那种雕刻着各种图案的琉璃砖雕。 宫廷内装饰的精美陶瓷虽然多为景德镇制品,但建筑的附属陶瓷装饰制品一定是出自琉璃厂。 既然制作这种艺术制品,这里自然而然汇聚了不少懂得欣赏艺术之人,久而久之形成以文化类商品和店铺为主的情况,也不算唐突。 当然,这还不是琉璃厂真正成气候的主要原因。 说起来,琉璃厂有今天还要感谢一个人,那就是乾隆,他下令编篡《四库全书》,要征集天下所有书籍,再从中挑选好书进行编篡,紧接着还要对这些被许可的书籍添加标题和解说。 从某种角度看来,这的确堪称一件伟业。 然而这伟业本身也存有所谓禁锢思想、言论镇压之目的。 别忘了,在编纂《四库全书》的同时,大清将视为危险的两千多种书籍划为禁书,对历史文化的伤害,不可谓不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