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阙_第575章 (大结局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75章 (大结局) (第2/5页)

断绝,何来违背祖制之说?”

    外……外诸侯?

    “《书》曰,方五千里,至于荒服。身毒河中之地,已在九州之外,到了另一个大洲,立国于斯,岂非外诸侯哉?”

    刘询让手下举着天下九洲舆图,接过一把玉斧,挥向图中的葱岭位置。

    那是赤县神洲和西牛贺洲的分界,遭玉斧轻轻一划,就被分开来。

    整个麒麟阁鸦雀无声,群臣稽首下拜,只听到玉斧划破地图的刺啦微响。

    “将这西半边的地图,连同朕的制书,一起送去给道远。”

    “告诉他。”

    “朕承祖考,惟稽古,建尔国家,受兹白社,封于西土,世为汉藩辅。”

    “其国名曰:贺国!”

    想要成为“汉高宗”,必须有大气魄和大智慧。

    想要君臣善始善终,不出现田氏代齐的局面,怎么办?

    那就给他一片和中原一样大,甚至更大的“江山”,反正“天下”的概念已经扩大到九大洲,反正那片土地,本就是任弘自己打下来的。

    整个西牛贺洲,甚至是更往西的地方,什么欧洲非洲,都给你,只要你吃得下!

    这是天子对麒麟阁第一功臣,最大的奖励和承诺。

    刘询知道,任弘一定能读懂自己的暗示:

    “只要你不回来重走霍氏老路,朕……我保证,自此之后。”

    “大汉,分东西!”

    “刘与任,共天下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六合四年九月,托勒密埃及亚历山大港。

    “《诗·下武》有云:受天之祐,四方来贺。贺国之土,东至于葱岭,西至于安息,南至于赤道,北至于碎叶。西牛贺洲,十王百侯,汝实征之,以夹辅汉室!”

    因为害怕海路船难遗失,制书原文和朝廷使者仍在身毒都护府,等任弘回去亲自接,送来的只是副本。

    这却是效仿周代封太公望于齐之事,所谓十王,应该是乌孙小昆弥、奄蔡王、难兜王、康居两王、月氏五部五王等,以后或许还可以算上埃及女王。

    百侯那就数不清了,任弘手下在印度做了人上人的“关西侯”们,以及形形色色的投降印度刹帝利小侯。

    “贺国,贺王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下,我也成阿贺喽?”

    “病已啊病已,真有你的。”

    任弘读罢不由感慨,又是大司马大将军,又是封王。虽然是承认既定事实,但皇帝能下这样的决心,确实足够大气,就像当初封解忧为楚国公主一样,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看来,他当初果然没选错人,这确实是领导人该有的样子,只可惜天不假年。任弘说过的,他一旦收到这样的诏书,就意味着一件事:天子时日无多了。

    再一看制诏发出的日期,已是五个多月前,他走得太远了,老友的音讯最快也要半年才能送到。

    任弘不由望向东方:

    “陛下,还健在么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确凿无疑,任将军从始至终都弄错了,那海西大秦国,或称之为罗马者,与中原之嬴秦,毫无关系!”

    在离开亚历山大前,城市南方靠近湖泊和尼罗河的港口里,褚少孙悄悄找到正在认真翻越莎草纸,津津有味看书的刘更生,告诉他这个自己的大发现。

    这是褚少孙在托人询问了第十军团的俘虏、庞培的党羽、图书馆里的希腊学者,多方验证后得出的结论。

    罗马的历史比他们想象中更长,早在秦始皇帝时就是地海强国,与条支,也就是塞琉古国的冲突,也是罗马自西向东扩张导致,与任将军著作《大秦国志略》里描述的完全对不上,而且观其文字语言习俗,都没有一点中原文化的迹象。

    刘更生听罢后抬起头来,却没有太过吃惊,他早就发现了,也就普通的大头兵信之不疑,将军说什么是什么,但凡是聪明人,早就看出了猫腻,恐怕连天子都不例外,只是看破不说破。

    于是刘更生道:“这世上,本就多有附会的传说,诸如太史公记载说,夏侯氏北奔为匈奴之先,古史言之凿凿,但其实根据不大。”

    “将军乃是凡人,而非全知全能,他也会出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