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02章 产业闭环,小米的绝望 (第2/4页)
尤其是芯片半导体领域,以至于大众不信,资本质疑,官方都质疑。 毕竟之前被骗的太多了,换了王逸,王逸也质疑,也不敢投资。 可现在让胡老惊讶,王逸不仅真的做起来了晶圆厂,还搞定第二个大型晶圆厂。 更是准备投资上下游的光刻胶! 只能说是百分百的实干派! 一时间,胡老彻底激动了。 他早就想内地的半导体彻底崛起,但可惜没钱,没有实干派的企业家愿意无止境地投资。 可现在,有了! 只是王逸都这样果断,他也得全力以赴! “王董,放心,伱做晶圆厂,我全力以赴。你自研光刻胶,我也全力支持!” 胡老斩钉截铁道:“我在半导体混了一辈子,上下游产业链的专家大牛,我都熟。你要研发光刻胶,我也不能不出力。这样,我联系几位老朋友,看看他们愿不愿意来夏国发展!” “有劳了。”王逸笑了,有胡老出面亲自挖人,那容易多了。 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招牌,而胡老就是半导体圈的金字招牌。 连他的学生,都是金字招牌! “都是我应该做的。”胡老说着,话锋一转:“如果王董想要彻底摆脱对外依赖,硅片也得投资。尤其是12英寸的大硅片,目前都得依靠进口。” “对,这也是个大问题!”王逸点点头。 芯片的生产分成多个环节。 首先就是准备硅片,硅片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成成熟晶圆,成熟晶圆再经过测试,分割,封装,成为一颗颗芯片。 一般的晶圆厂,都是直接采购硅片。 当下8英寸的硅片还能国产,然而12英寸的硅片无法国产。 前世2017年第四季度,魔都新昇量产了12英寸硅片,实现了国产突破。 因此星逸晶圆厂的12寸硅片,也只能进口。 这几年多个国家都在出售,竞争激烈,那还好说。 可一旦被卡,同样很是麻烦。 而魔都新昇就是中芯国际创始人张老创办的! 张老被台积电老张逼得退出中芯国际之后,热血未凉。 深知中芯国际的芯片生产只是其中一环,依旧需要上下游产业。 比如上游的硅片生产,下游的封测。 于是,2014年张老联合a股两家上市公司,魔都新阳和兴森科技,以及中科院魔都微系统所旗下的新傲科技,共同成立了上海新昇,正式进军半导体大硅片领域。 后来,魔都硅产业集团通过一系列投资,将魔都新昇、新傲科技、okmetic等公司收入麾下,成为魔都硅产业集团。 如今星逸半导体也面临同样的问题,也面临未来或将存在的硅片危机,也应该未雨绸缪。 眼下魔都新昇尚未成立,王逸大可以把张老拉过来,成立子公司,研发半导体硅片。 再加上王逸的投资,完全可以提前几年实现12英寸硅片量产。 而第二座晶圆厂年底开建的话,一期投产也得后年了,短期内对于硅片需求不大,完全可以采购硅片国际巨头。 毕竟硅片国际巨头也竞争惨烈,疯狂抢客户,不到万不得已,都不会卡。 硅片和高端光刻机不同。 高端光刻机只有阿斯麦一家,全球客户都得求着购买,自然架子大,可即便如此,他们也不想禁售,耽误赚钱。 而硅片不同,哪怕是12英寸的硅片,霓虹,棒子,美帝,希德等国家都能生产。 即便一家禁售,其他企业也会疯狂抢客户疯狂出售。 只要影响自己赚钱,盟友也会翻脸。 毕竟全球都是草台班子。 如此一来,星逸半导体完全有几年的时间过渡,直到实现12英寸硅片自产。 王逸有了计划,硅片研发也得投入。 不管张老是否加入,星逸科技都得做。 直接从几个国外挖人,开整,再加上国内人才,突破也只是时间问题。 还有晶圆封测也得布局。 这些领域国产起步太慢,王逸只能自己来。 又是两大笔资金投入! 不过磨刀不误砍柴工。 现在投入的钱,未来都会十倍百倍赚回来。 最简单的,只要实现技术突破,大可以疯狂扩张,抢国际巨头的订单。 论卷,没谁能卷得过国内。 前提是,实现技术突破,自己的技术。 若是不然,还是低调点。 总之在环境急剧恶化之前,王逸得做好充分准备。 光刻机领域,囤粮过冬,适度投资扶持优质企业。 光刻胶、硅片、封测,提前布局,自主研发,准备后路。 “胡老,硅片方面,我们至少有几年的时间,我准备投入资金,招募人才,实现12英寸的硅片自产化!必要时,拉官方入局。”王逸坚定道。 硅片生产是基础产业,更是一个入不敷出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