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4章 求学 (第3/3页)
着一群儒服学子,无不专心致志地听着老者的教导。 “想必那老者便是张景明了。”许仙在心里暗道。 轻手轻脚地经过那间教室后,再穿过一个院门,然后进入一个客厅。 门卫转身离开,一个青衣小厮端茶上来,然后又退下。 不一会儿,以为四五十岁、身体有些发福的儒服中年人走进来。 李公甫立即起身迎上去,拜道:“李公甫见过赵先生。” 原来,李公甫身为捕头,人脉极广,沐阳书院的副院长赵文远他见过。 许仙也跟着站起来行礼问好。 赵文远没有摆架子,亲近地回了礼,然后请李公甫和许仙重新坐下。 寒暄几句好,李公甫道明来意,赵文远转头打量许仙一下,然后问许仙道:“你可曾进学过?” “没有。”许仙如实答道,“但学生通识文字,能看医书。” 赵文远摇了摇头,转回头对李公甫道:“李捕头,我很想帮你的忙,但令舅弟实在不能进入敝书院。不如让他先去其他私塾读几年,待学业稍稍有起色,然后再进敝书院也不迟。” “公甫愿意多付束脩。”李公甫连忙请求道。 赵文远仍是摇头:“爱莫能助啊。” 沐阳书院作为钱塘县最好的书院,不知多少学子渴望进去深造,连远在临安城的学子都慕名而来。而沐阳书院一直严控学子规模,所以门槛一直很高,不是多送束脩就可以的。 身为钱塘县捕头的李公甫虽有两分薄面,但赵文远认为许仙条件太差。 李公甫再三恳求,但赵文远仍是摇头,他只好作罢。 拒绝李公甫后,赵文远有点过意不去,亲自送李公甫和许仙离开。 再次经过张景明讲课的教室时,许仙心里一动,对赵文远道:“赵先生,学生能否旁听一次张公讲课?学生对张公甚是仰慕。” 赵文远看了一眼李公甫,犹豫一下才说道:“可以。但只许安静地听,不许出言求张公。” 后面的一句话说得很严厉。 显然,他认为许仙要耍小聪明,直接求张景明,但他还是给面子李公甫。 “学生谨记。谢谢张先生。”许仙作揖谢道。 李公甫叹了一口气,对许仙道:“去吧,千万不能打扰张公讲课。” 于是,许仙向教室走去,从后门进入,然后站在教室后面听课。 大约听了一炷香,许仙终于找到机会了。 只听见张景明问学子们道:“学问之道当如何?” 众学子纷纷举手回答,可惜张景明对这些回答不太满意。 “站在后面的年轻人,你说一下。”张景明看着许仙道。 原来,张景明早就注意到许仙了,所有学子都是坐着的,许仙一个人站在后面,他岂能没看见?更何况许仙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,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翩翩少年郎。 众学子闻言,纷纷转头,这才注意到教室后面多了一个人。 对张景明的问题,许仙早有答案,即便张景明不问,他也会抓住机会说出来。 只见许仙从容而不失恭敬地向张景明鞠躬行了一个大礼,然后不卑不亢地朗声答道:“学生认为,求学之道,须知行合一,止于至善,不可空谈妄谈。” 在去沐阳书院前一天,他就已经了解过张景明这个人,他的学说是几乎完全别于时下主流的理学的心学流派。严格说,张景明是这个时空的心学流派创始人。 对于心学,许仙其实是一知半解,但他脑海里有一座中国古代书籍图书馆。 所以,他迅速翻阅关于心学的书籍,寻找契合张景明内心的答案。 “知行合一,止于至善”这是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阴阳的主要学术观点,许仙立即不客气的套上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