衙内闯三国_第398章:四方云动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98章:四方云动 (第1/2页)

    公元二零二年三月,并州晋公吕布,率十万大军出壶关,直击魏公曹操领地魏郡。半月间,横扫披靡,连下三十余城。

    及至攻至邺城时,邺城守将李进,率城中军民坚守不退。奈何众寡悬殊,最终战死城头。三十日,邺城失守。

    在将城中物资搜刮一空后,吕布军纵火焚城,数万百姓惨死,十余万人家园被毁。千年古城,至此毁于一旦。

    随后,吕布军马不停蹄,挟大胜之势,直入朝歌,三日而下牧野。大军兵锋直抵黄河岸边,与官渡遥遥相望。

    兖州太守曹仁,急调大军严守濮阳,沿河密布防线,提防吕布军侵入兖州。一边连发数封文书告急。

    许昌留守曹丕,遣刚刚征调而回的曹真率大军十万前抵官渡,原本历史上曹操与袁绍大战之地,这个时空,舞台未变,登场的角儿之一,却由袁绍变成了吕布。

    然而就在此时,曹操费劲心机,割地相让才达成同盟的刘璋,忽然再次传檄天下。这次檄文倒是中规中矩,没像上次那般,令人一看便有吐血的冲动。只是,旁人不吐血,曹操却要大吐特吐了。

    檄文中历数曹操罪责,从其挟持天子,役使大臣起说,直到后面因其保卫不利,致使天子蒙难,终丧贼人之手,而后为了逃脱罪责,却诿过晋公吕布,挑动诸侯纷争,使得无数黎民百姓深遭涂炭等等。

    文中称,刘皇叔早已明察秋毫,先前假意答允与之结盟,不过是因军资匮乏,一时不能保证供给,这才虚与委蛇,换取些时间准备罢了。

    如今,经过数月竭力征调,各郡民众大义相助,现已然备齐所需。在思及高祖、光武创业艰难,不敢有负祖宗基业,为保黎庶安定,诛奸佞以安社稷,除国贼以扶汉室,刘皇叔决意奋起一战,不日挥军而进,讨伐国贼曹操。号召天下忠义之士,齐齐响应,为国而战,为民而战,为君而战云云。

    此文言词犀利,用句华美,却是出自大家陈琳之手,端是称得上文笔如刀。

    檄文发出,四方响应。幽州公孙续派军三万,并入冀北张合军团听用,并发民夫三十万,负责大军粮秣物资运输之事。

    荆州周瑜起马步军十万,水军两万,再次进伐扶风郡,水路大军出江夏,径取义阳、平春一线。

    江东则由名将贺齐为帅,沮授为军师,起兵八万,跨过黄淮,自安风津而出,往汝南之东而进。

    而刘璋本军则分成三路,分取东阿、山阳,另一路则出萧关,取祁乡,三路人马成合围之势,目标分明,便是兖州治首——东郡。

    再加上已经深入魏郡的吕布军,各方人马磨刀霍霍,杀气腾腾。整个大河以北,风起云涌,人马如潮,铺天盖地而来。

    四方云动,曹魏所辖各州,齐齐报警,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入许昌。

    此时,魏公曹操远在华阴,年仅十六岁的魏公世子曹丕接报后,一边派人急报父亲,一边召集众臣商讨应对措施。

    曹操麾下原四大谋主,在郭嘉死后,程昱、荀攸正随曹操在西北,尚书令荀彧,却因前时谏阻曹操称公一事而遭忌,已被发往豫州汝南主政。

    而因献帝薨逝,眼下许昌城中,原献帝时一班朝臣告病不出者大半。各部政务,便唯有刘晔、陈群、满宠等人主持。武将中,则由夏侯惇领防务之责,曹真为副将,毛玠、吕虔为左右卫。

    及至曹丕升帐议事,众人目光便都望向这几人,隐隐间便以他们马首是瞻。只是面临眼下这种局势,情势实在危险复杂,众人商议良久,也是不得结果。

    正自闹哄哄议论不休之际,时有魏公府主簿司马朗,忽然出列进言道:“殿下,臣推举一人,必可解眼前之危。”

    这司马朗其人,于昔日董卓作乱时,受家族之命,带领部分族人远走黎阳避难。在成功安顿后,被曹操征辟为司空属官,曾历任成皋令、堂阳长、元城令等职,后升调为兖州刺史。直到前不久,曹仁接手兖州后,又被调入魏公府,任主簿一职,其人之才曹操亦多有赞赏。

    这司马朗按原历史上所记,死的比较郁闷。是在其后曹魏攻伐东吴之时,因感染时疫而死。年不过四十七岁,生平所记也不算多。

 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